学校主页|学科网站|本站首页|

学院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对话译中人:我的翻译人生——“译讲堂”2024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专场活动在我校举办

发布人:日期:浏览数:


3月30日晚,在2024中国翻译协会年会期间,由中国翻译协会主办,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与金沙官网承办的“译讲堂”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专场活动在学校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


2024年“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唐闻生


2024年“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昌富


2024年“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者袁筱一


2024年“翻译中国外籍翻译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吴漠汀


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资深传媒人、著名主持人张丹丹


2024年“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侨联顾问、原副主席、中国翻译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唐闻生,“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二级译审王昌富,“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袁筱一,“翻译中国外籍翻译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汉德翻译家、js33333金沙线路检测教授吴漠汀(Martin Woesler)等我国老中青三代翻译家及外籍翻译家展开对话,讲述翻译故事,畅谈翻译感悟。活动由资深传媒人、著名主持人、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丹丹主持。

访谈分为热爱、实力、传承、互动四个篇章,围绕结缘翻译行业、翻译生涯的荣光与挑战、对青年人的期许建议等方面展开,并设置互动问答环节。

唐闻生从自己与翻译的渊源开启了对翻译人生的讲述。在种种历史机遇、时代浪潮、国家需要的推动下,她数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翻译事业中。讲述过程中,唐闻生以“乒乓外交”为例,强调外交无小事,言语间展现出了中国外交的优秀战略。唐闻生将自己对年轻译者的期许概括成“不可懈怠”四个字:翻译的过程中会接触很多不同的事物,涉猎范围越广,我们会越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习是一个终生不断深入的过程,从事翻译行业需要保持学习、多去钻研,多丰富自己对于文化内涵的认知,才能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王昌富出生于凉山州盐源县,偏僻家乡、彝族山村未曾成为他的绊脚石,反而孕育出了一个卓越的彝族文学语言翻译家。他表示选择从事彝文翻译和研究工作,一是身为彝族人,有着让彝族文化走出去,让彝族优秀故事传播全中国的使命感;二是译者的责任感驱使。谈及对青年人的期许和建议,王昌富提出要一丝不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习俗可能有所差异,意象含义也可能大相径庭,怎样有效传达含义是翻译要面对的挑战。”译者要对民族文化有充分的认知与了解,区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才能真正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交流。

袁筱一提到,不论是十岁接触法语,还是被老师选择学习法语专业,抑或是受到哥哥的影响,似乎看来学习法语是命运的安排,但同时也被其深深吸引与触动。在随后的生涯中,她不断将自己融入人群、进入其他领域重新认识自己、寻找陌生与挫败的人生体验在今后的翻译工作中对自己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使自己认识到,翻译能够促进文化传播,正是因为文化的交流互鉴,文明才能生生不息。她建议年轻人应重视阅读,并表示文学是学习语言的最好途径。

吴漠汀讲述了自己少年时期被中国诗人绿原所打动,而开启学习中文、感悟文化、翻译著作的人生历程,并分享翻译《红楼梦》的经历。他19岁才开始接触中文,面对陌生的语言乃至生涩的文言文与白话文夹杂,翻译的难度较大;由于中德文化与人文地理差异,为追求翻译的精确性,需要更为细致的工作。而只有不断地把翻译工作做得细而又细,才能真正展现翻译这门学问的艺术。他希望年轻人要有同情心、同理心,认真感悟语言、追求真理,以行动证明翻译者的工作不会在人工智能时代被机器取代。


互动问答环节中,来自我校多个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分别向嘉宾提问,现场气氛活跃。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邢玉堂、中国翻译协会秘书处副主任杜楠、金沙官网党委书记沈贤岚、2024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与会代表、我校js33333金沙线路检测师生等33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还通过中国翻译协会腾讯视频号、中国网等进行直播,线上累计观看人数达11.5万。

上一条:2024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在长沙闭幕

下一条:湖南卫视聚焦报道我校人工智能精准国际传播、翻译传播研究成果

关闭